我们常说的“除四害”就是控制蚊、蝇、蟑螂和鼠的密度,这也是当下合肥市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多数市民并不知晓老鼠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的危害。
一、老鼠的种类
全球约有1700多种鼠类,我国有鼠类170多种。合肥市常见的鼠种主要有小家鼠、褐家鼠和黄胸鼠。
二、生长繁殖
老鼠成熟早,繁殖能力非常强,寿命1~3年。除了人类以外,老鼠是哺乳类中繁殖最迅速且最成功的。一对老鼠在一年内可以生育多达数百个后代。
新生仔鼠周身无毛,通体肉红,两眼不睁,两耳粘贴在皮肤上。一周开始爬行,12天睁眼。
三、生活习牲
1.夜出昼伏:
老鼠是夜行动物,通常在夜间活动,白天休息。它们的活动高峰在夜间前半夜,后半夜则转为低潮。这种活动规律与老鼠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有关。
2.喜欢啃咬:
老鼠是啮齿动物,它们的牙齿不断生长,因此需要不断啃咬物体来磨牙。它们喜欢啃咬各种物质,包括木头、电线、皮革等,有时也会咬人。
3.适应性强:
老鼠是适应性非常强的动物,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它们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食物和环境条件,甚至在极端条件下也能生存。
4.善于攀爬和游泳:
老鼠是攀爬和游泳的高手,它们能够快速攀爬树木或电线,而且老鼠爪子还能弯曲成特殊的弧度,攀爬近乎垂直的地面。也能够连续踩水3天,水下闭气3分钟。
5.社交行为:
老鼠是一种社交动物,它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交流和互动,例如通过气味、声音、肢体语言等。
6.食性广泛:
老鼠的食性很广泛,几乎可以吃任何食物。它们喜欢吃谷物、种子、昆虫、鸟蛋等,也能够吃腐肉和其他动物的尸体。
7.钻洞本领强:
老鼠常在墙旮旯里、牲囗圈、仓库、伙房处打洞筑窝。
四、可传播的传染病
老鼠常出没于下水道、厕所、厨房、杂物堆、垃圾堆放处等处,经由鼠脚、体毛及胃携带物来传播的传染病就有十几种,又统称为鼠传疾病。
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又称“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染性很强,病死率高,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甲类传染病。
它有三种类型: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症型鼠疫,分别对应鼠疫杆菌感染到人体的三种器官或系统:淋巴结、肺部、血液系统。
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又叫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它主要通过被感染鼠类的排泄物、毛发和牙齿等携带病毒的媒介传播给人。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乙类传染病。
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为“钩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
钩体常寄生于野生啮齿类动物和家畜体内,鼠和猪是两大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带菌老鼠、猪的尿液进行传播。每个人均可感染钩体。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乙类传染病。
地方性斑疹伤寒
地方性斑疹伤寒是由莫氏立克次体引起,以鼠蚤为传播媒介的急性传染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强而相当持久的免疫力。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丙类传染病。
莱姆病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皮肤会出现不会痒也不会痛的红斑(皮疹),称为游走性红斑,通常发生于被携带病原的蜱虫叮咬一周后。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和贮存宿主就是啮齿类小鼠。
恙虫病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东方体所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恙虫病病原体贮存宿主为鼠类,传播媒介为恙螨幼虫。
恙虫病特征性临床表现为发热、焦痂、局部淋巴结肿大、皮疹、并发器官功能衰竭病例可致死亡。
回归热
回归热是由回归热螺旋体(又称“包柔螺旋体”)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流行的主要是虱传回归热。
鼠类等啮齿动物既是蜱传回归热主要传染源又是蜱传回归热的贮存宿主。(葛文翠编辑转载)